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研组 > 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

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

2013年01月18日 14:51:10 来源: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访问量:279
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
 
 
 
       现在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我们常听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显得热闹非凡,却很少看到学生在“静思默想”,用心与文本对话。没有与文本充分的对话,形成足够的谈资,学生怎么与学生、与老师对话?怎么能“议论纷纷”?再想一想,我们成人阅读不都是在“静思默想”中完成的吗?我认为“静思默想”是阅读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实在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静思默想”,必先教给方法,否则,即使给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收获也不大。
一、一边默读一边静静地推想
       推想就是根据已知去推测、猜想未知。可根据课文题目推想内容或主题。如《草船借箭》,读到诸葛亮做好了借箭的准备,我们就会想到下面该写诸葛亮怎样“借箭”了。也可根据前面的文字推想后面即将出现的文字。如《景阳冈》一课中,写武松打死老虎,已筋疲力尽,武松是怎样走下山的呢?学生推想可能用“走、跨、踏”等词语,但课文用的是“挨”。把我们猜到的词与原文比较,不由得惊叹作者用词的准确。还可根据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某些词句的意思。如《鸟的天堂》中的“应接不暇”下文是“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来了”,可根据这句话推测“应接不暇”的意思是鸟很多,眼睛看不过来。此外,还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文中的“留白”等,在推想中培养学生静思默想的能力。
二、一边默读一边静静地想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把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跟阅读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描述或描绘,在头脑里产生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过程,把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出来。我们头脑中要有一幅幅画,就像放电影一样。如读到《爬山虎的脚》中“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通过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满墙爬山虎在微风的吹拂下,翻起层层碧绿的波纹,这景致是多么好看。当然,要产生想象,头脑中必须要有相应的感知材料,也就是与之相似的生活经验、知识。如读“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这句时,如学生没看过珊瑚,就不可能产生想象。这时,老师就必须提供文章所描绘的事物的直观材料,如实物、图片、录像等。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静静地想象画面。当然,老师平时应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表象,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一边默读一边静静地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讲到:“阅读叙事性作品……读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言文者被文以入情”,文章是作者感情激荡的产物,而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有感情的文章时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阅读那些感情充沛、形象鲜明的文章时,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息息相通,并随之喜乐哀怨、爱憎怜厌。如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当读到小钱躺在病床上等待骨髓移植手术,生命就象即将凋零的花朵时,我们顿生“怜悯”之情;当读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地震中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为小钱移植骨髓时,我们被他们的精神所折服,顿生“崇敬”之情。通过静静地体会,学生对人物的感情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四、一边默读一边静静地在头脑中质疑
       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是中高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正因为无声,会显得理性。培养学生在静思默想中生疑解疑,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为孩子创设锤炼的机会。在教学《桥》一课时,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感受老汉大山一样的人物形象,我让学生静静默读全文,找出关键段落,一边读一边质疑,一边问一边思考。孩子们从老汉和洪水这两个角度去发问,“老汉为什么对小伙子那么凶?”“他为什么不走?”“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洪水的变化?”……孩子们问得真切,通过联系全文,静静地思考,在一次又一次地感情朗读充分感受到老汉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这样的自主质疑和问题解决,在静思默想中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融合。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空间,一个细细品味的空间,一个静静思索的空间。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课文中随机训练,引导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思考,与文本充分对话,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达到目的。
编辑:钟沛彬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书田街5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